太阳集团tyc官网入口欢迎您! |
|
|
![]() | |||||||||||||||||
![]() | |||||||||||||||||
| |||||||||||||||||
![]() |
2024年河北省高职单招考试八类职业技能考试说明 根据河北省高职单招考试八类培养目标,经河北省高职单招考试八类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本考试类专业基础考试科目为历史。为便于考生备考,特制定本考试说明。 一、专业基础 考试科目为:历史; 考试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考试分值及时间: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试题难易比例:较容易题目约占60%,中等难度题目约占30%,较难题目约占10%。 考试内容和要求: 根据河北省高职单招考试八类(文化艺术等所涉及专业)人才选拔的基本要求,专业基础考试科目确定为历史。参照中学历史课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0年修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必修课程系列的内容,修订专业基础课程(历史)学科考试内容。 《中外历史纲要上》 (一)先秦时期: 1.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 2.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二)秦汉时期: 3.秦统一中国后的政治措施。 4.汉武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汉代的科技成就。 (三)三国至隋唐时期: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以及分裂中蕴含的走向统一的因素。 6.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唐朝后期重大事件的影响。 7.科举制;三省六部制。 8.三国至隋唐的文学、科技成就。 (四)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9.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10.五代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权更迭,以及少数民族对政治文明的贡献。 11.辽宋夏金元时期的主要经济成就;经济重心南移过程的完成。 12.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学、科技成就。 (五)明清时期: 13.明清时期的政治和外交特征。 14.前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疆域四至。 15.明清时期经济、思想、科技方面的典型成就。 (六)晚清时期: 16.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17.洋务运动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 18.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 19.辛亥革命。 (七)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20.护国运动;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 21.五四运动;中共的诞生及纲领;国民革命。 (八)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22.国共十年对峙的形式变化及原因;遵义会议。 23.抗日战争的分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日军主要侵华暴行。 24.全面抗战中的典型战例;抗战胜利的意义和原因。 25.人民解放战争中的典型战例;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过程。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2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27.1956-1978年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要探索、主要曲折和主要发展成就。 28.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主要步骤和结果。 2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外历史纲要下》 (一)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 1.人类文明产生的原因和标志;五大文明发源地的代表性成就。 2.地跨三洲的奴隶制帝国。 3.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 4.地跨三洲的封建制帝国。 5.古代美洲文明的独特成就和文明衰落的原因。 (二)从工场手工业到工业革命: 6.新航路开辟的动因、过程。 7.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8.欧洲启蒙运动。 9.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10.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和影响。 1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12.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标志、原因和影响。 13.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主要事件。 (三)二十世纪上半期的战争与革命: 14.一战的时间、性质;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15.十月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意义;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准备、核心成就。 16.一战后二战前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主要事件。 17.从原因、过程、结果等方面比较二战与一战的不同。 (四)二十世纪下半期的和平与发展: 18.冷战格局的形成、瓦解、启示;多级力量的成长。 19.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和启示。 20.二战后苏东剧变的原因、中国得到发展的原因。 21.二战后新兴国家发展的前提、主要成就,面临的共同问题和应对策略。 (五)最近三十年世界历史潮流: 22.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当代世界发展的主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职业适应性测试 考试八类4个细分类职业适应性测试考试说明分别如下: (一)艺术-音乐类 音乐素质(听音模唱、节奏测试),满分100分;演唱(演奏)音乐作品一首(测试时间不超过3分钟,除钢琴外其他乐器及伴奏自备),满分250分; (二)艺术-舞蹈及表演类 专业素质(基本功测试),满分100分;表演剧目一部(采用单独表演形式,测试时间不超过3分钟,自带表演道具、伴奏等),满分250分; (三)艺术-美术设计类 素描,满分350分。考生须自带素描铅笔、橡皮。考试用纸为8K美术用纸,考场统一提供。考生不允许携带画架及板凳,可自备4K或8K画板,且不得影响其他考生正常考试; (四)文化服务类 考试题型:分文化基础、文化基本能力两部分,两部分均为单选题、判断题;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考试分值及时间:文化基础150分,文化基本能力200分,共计3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题难易比例:较容易题目约占60%,中等难度题目约占30%,较难题目约占10%。 文化基础部分考试内容为:主要测试学生对基础文化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包括文学、艺术、美学、哲学等相关知识及人文常识。 文化:文学。 艺术:美术、电影、音乐、神话、舞蹈、戏曲。 美学:跨学科(哲学、艺术、心理、伦理、文学)。 教育:学术、科学、素质(礼仪素养品德)。 哲学:宗教、思想。 国学:诸子、易学。 历史:中国、外国、世界。 社会:人权、政治、经济、军事。 人文常识包括: 人文分类:文化、艺术、美学、教育、哲学、国学、历史、法律(俗称规矩)。 (1)国家的概况(地理,历史,现状,文化.传统等等); (2)国家的文学(主要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作家和作品); (3)语言学方面的知识等 文化基本能力考试内容为: (1)文物的概念及特性 文物的概念 ①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 ②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著名人物有关的,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和史料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 ③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④重要的革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古旧图书资料; ⑤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文物遗产的特性:物质性、时代性、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客观性、永续性。 (2)文物的价值 (3)文物的作用 文物的史料作用(证史、正史、补史、史料) ①文物的证史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史籍的证实。人们撰写的世界史、国史断代史,一般都是依文献资料撰写。不过文献对历史的记载是否符合史实则有待考证,而考证只有依靠文物。例如,银山汉简。 ②文物的正史作用:校正史籍中的语误,以订正史传。例如,《韩非子》《周礼》中,有关漆器的出现是在战国中期,但事实上,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就已经发现。 ③文物的补史作用:主要表现为研究无文字可考的史前史提供实物资料及填补史籍失载的历史。例如,长沙子弹库楚墓帛书、河北中山王墓、睡虎地秦简。 ④文物的史料作用:作为证史、正史、补史的实物史料,其最终目的在于运用这些最能反映历史本来面目又可信度强的资料,对历史进行翔实的研究,恢复历史真面目。 (4)文物的定名、分类与鉴定 文物定名的方法: 文物定名的方法有多种,上述有些定名原则,实际上也是定名的方法。 ①依自名定名。 ②沿用大家认可的著录已有的器名来定名。 ③根据器物的造型特点结合用途定名。 ④参考民族学材料进行定名。 ⑤采用约定俗成的方法定名,即指拟定的器名,也可用已长期被沿用的器名。 (5)文物分类的方法 ①首先制定分类的标准,进而选择所需的相应的分类方法,然后遵循一定分类原则。 ②按一定标准把同类文物划归为类。 ③一种分类法只能依一个标准。 ④对复合体文物进行分类,系以约定俗成为原则。 文物分类标准的制定和文物分类方法的运用均以文物收藏、保护、宣传、研究、教学的需要而定。 (6)文物鉴定 ①传统鉴定方法: ②科学鉴定法 (7)文物主要门类 古器物、古书画、古文献、古代文化史迹 (8)文物遗产管理的内容和手段 ①内容:法规管理、法规管理、专项管理、人才管理。 ②手段:行政措施、教育措施、经济奖惩、法制措施。 (9)文物的调查、保护与管理 (10)博物馆相关知识 ①博物馆定义及博物馆作用,了解展品、展览、藏品等含义 ②国际博物馆协会及国际博物馆日 ③博物馆的主要类型 ④博物馆藏品分类方法及保存方法 ⑤21世纪博物馆发展新趋势 参考书籍:《中外历史纲要》(上、下)《文物学概论》《博物馆学概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文化创意与策划》(第2版)等。 |
冀ICP备05004530号 太阳集团tyc官网入口 电话:0311-83819756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红旗大街南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