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次
|
教学内容
|
教学重点、难点
|
2、3
|
新生入学教育及军训
|
4
|
绪论(4学时)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
重点:①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的不同特点及其对大学生活的适应;②大学生肩负的新的历史使命;③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难点:①大学的本质与大学精神;②国家建设与人才需求与大学生的成长方向与成才目标;③加强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重要意义。
|
|
5
|
国庆节放假
|
6
|
第一章(4)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
重点:①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②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
难点:①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关系;②理想化为现实的条件。
|
7
|
第二章(4)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
重点:①新时期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②爱国主义与增强国防观念;③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难点:①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的相互关系;②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③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作爱国之行。
|
8
|
第三章(8)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
重点:①人生观的内涵及其相关性;②人生价值的内涵、标准及其评价; ③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难点:①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②人生的顺境与逆境;③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课堂实践:人生价值观主题演讲
|
9
|
10
|
第四章(4)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
重点:①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②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难点:①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②大学生增强公德意识的意义和途径;③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
11
|
第五章(6)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
重点:①公共生活与公共道德;②社会公德的特点和主要内容;③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难点:①法律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支撑作用;②大学生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责任。
课堂实践:针对社会上或校园内存在的不文明现象组织学生开展讨论
|
12
|
12
|
第六章(6)
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
|
重点:①职业与职业道德;②与职业相关的法律;爱情、家庭与人生;③婚姻家庭中的道德与法律。
难点:①学业、职业与创业;②职业生涯法律保障的意义;③婚姻家庭中的道德与法律保障。
课堂实践:以“职业道德”和“效益”哪个更重要为主题辩论。
|
13
|
14
|
第七章(6)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
重点:①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②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③社会主义法制观念;④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难点:①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②法律知识、法律观念与法律思维方式的内在联系;③法律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及其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系。
课堂实践:就当前的某一热门法律问题或者发生在身边的某一热点问题,开展法律专题辩论和讨论。
|
15
|
15
|
第八章(4)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
重点:①我国宪法的地位、作用及其主要内容;②我国行政法律制度;③我国民事法律制度;我国刑事法律制度;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 难点:①我国法律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②我国公民在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③树立法律权威依法治国、依法办事。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