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集团tyc官网入口 - 太阳集团官网登录入口
  您现在的位置: 太阳集团tyc官网入口> 学生管理 >爱国主义教育讲座
爱国主义教育讲座
太阳集团tyc官网入口

 

 
 
 
 
 
 
 
 
 
 
 
 
太阳集团tyc官网入口
 
 
 
 
 
一、       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弘扬民族精神
二、新形势下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大学生如何表达爱国主义
 
 
 
 
 
 
 
 
 
 
 
 
一、        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弘扬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与发展的为大多数成员所具有的内在品质、心理特征、精神风貌、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青少年是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重点人群,因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对于青年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大学生,更是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重中之重。为了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抵制西方发达国家的“西化”“分化”政治阴谋的影响,坚持引导大学生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健全人格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进而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始终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重点和主线。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对大学生进行历史教育,使其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中汲取丰富的爱国主义营养。其次要教育大学生具有崇高的精神追求和勇于奉献精神。第三,教育大学生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坚持爱国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大学生要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坚持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做到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统一,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统一,爱国主义与热爱共产党的统一,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统一,爱国主义与与时俱进的统一。
  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理想和信念是我们战胜艰难险阻,赢得胜利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渊源。一个人没有信仰,就会精神空虚,就没有精神动力。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确定为新时期的指导思想,这是全国人民的政治信仰。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党的三代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继承和发展的产物,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我们占核心地位的信仰。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教育大学生坚持“四信”,是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根本任务。          
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教育。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要使中国进入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我们必须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艰苦奋斗精神也会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对当代大学生来说,艰苦奋斗首先是一种学习态度,一种不怕吃苦的精神;其次是一种创业精神,勇于拼搏,战胜困难的勇气;第三,艰苦奋斗是大学生磨炼坚强意志的必由之路,也是大学生自尊、自信的表现。第四,艰苦奋斗是取得成功的基本素质。
  对大学生进行健康人格教育。大学生面临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就业压力等,思想容易产生波动。要引导大学生拓宽视野,关注社会发展,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教育人、培养健全人格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二、        新形势下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解决好的重大战略问题。胡锦涛同志发表的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八荣八耻”的明确要求,第一条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针对性和实践性。特别是对当代大学生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特殊指导意义。
爱国主义,集中表现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为国家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奋斗精神。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实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方针,按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时效性的要求,以创新的思维,积极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内容、新途径、新方法、新机制,以开拓高校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局面。
(1)爱国主义教育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对伟大祖国无比热爱的深厚感情,首选于对祖国历史、民族文化、国家发展的深刻了解。大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爱国主义知识,但按成才的要求还很不够。所以,在大学阶段,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怀,是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内容和要求。高校要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总体规划,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系统性和计划性,并针对各学科特点和教材内容,明确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的重点,全面渗透爱国主义思想。特别是有关近现代史教育、国情教育、民族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内容的教学课程和专题讲座,更要发挥各自的爱国主义教育优势。通过对国情、历史的全面深入了解,认识中华民族的伟大和民族精神的崇高,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历史比较、发展比较和中西比较中,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树立和坚定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振兴的理想信念。
(2)爱国主义教育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是趋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体。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仅靠单一的课堂教育不易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还应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培养品格,增强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应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机制,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明确“为谁学习,为谁工作”和“做什么人,怎样做人”的问题,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3)爱国主义教育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高品位校园文化,不仅是学校自身发展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需要。校园文化的人文环境建设,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主旋律,以学生的内在成长和养成为目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共青团组织及学生班级、社团组织的作用,以英模报告、专题讲座、文艺表演、图书阅览、校史展览、研讨会、摄影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及校训、校歌、校报、校刊、橱窗、广播等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依托,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爱国主义教育大格局,抵制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与影响,激发大学生勤奋学习、遵纪守法、热爱生活、富于创造的爱国热情。
(4)爱国主义教育要与国内外重大事件相结合
新世纪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国际国内形势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在诸多因素、诸多矛盾交织发展的情况下,对人们产生较大冲击影响的国内或国际性、地区性的事件会不断发生。这些可预见或难以预见的重大事件,无一不牵涉着那些民族与国家的利益,大多包含着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素材。大学生是不断成长的一代知识新人,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一般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关注度。这种必要的不可避免的关注,是大学生有觉悟的表现。同时,如何适时正确地加以引导,抓住契机进行现实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不可回避而又必须做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5)爱国主义教育要与推进改革开放相结合
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国家要富强,民族要振兴,必须实行改革开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革开放与爱国主义是贯通和统一的,改革开放是国家民族前途的命脉所系,是爱国主义实践的重要内容。因此,开展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就要紧密结合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来进行,以爱国主义教育推动改革开放,以改革开放促进爱国主义教育。
(6)爱国主义教育要与师德建设相结合
高校教师不仅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弘扬者、传播者和推动者,而且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面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形势,应重点从四个方面加强师德建设:一是要有爱国敬业之德。二是要有为人师表之行。三是要有与时俱进之品。四是要有尊爱学生之情。
三、        大学生如何表达爱国主义
在新的时代的背景下,我们的爱国主义如何表达是困扰当代爱国青年的一个问题。时代在变,我们不会在像小学时候,把爱国主义成天挂在嘴边,大学生表达自己爱国主义的形式也在变。 
(1)要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很多人对学校内经常开展有关国情系列讲座和“两课”都表示反感,觉得浪费时间。其实不然,这些课程和讲座是为了让学生对我国国情有一个比较系统而清晰的了解。因此,首先要正确对待这些课程,并学好它。第二,开展国际形势的学习,增强紧迫感和竞争意识。学习世界各发达国家与自己专业课相关的先进思想。同时,可利用网站听取国 内外专家学者作有关国外发达国家的形势报告,对国外状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增强紧迫感,明确努力方向。 
  第三是积极参加学校的“公益劳动”,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精神。积极响应学校的实践活动,响应河北省“大学生三下乡”活动。此外,还可以根据工厂和农村的生产繁忙季节,组织同学下到工厂和农村,自己亲身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愉悦,增强劳动观念,培养吃苦精神。 
(2)树立新的就业理念 
   在就业途径上,坚持就业、择业、创业并举。即有较为理想的职业职位时可以直接就业。同时做好自我职业生涯规划,一步一步地实现工作目标。若职业职位不理想,可以先就业再择业。同时,对加强与毕业班的师兄师姐多交流,多沟通,了解当前就业形势。 
  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应根据我国当前经济建设的需要。改变旧的观念,实现“三个转向”,即由沿海地区转向内陆地区,由东部地区转向西部地区,由发达地区转向欠发达地区。 这些地区往往有较多的就业岗位,也是广大毕业生的用武之地。
(3)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从我国目前情况看,大学生一般属于纯消费者。许多家庭要供养一名大学生相当不容易,特别是在落后的农村问题尤为突出。然而社会上相互攀比,讲究吃喝玩乐的社会风气对我们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不少同学超出自身实力盲目消费,以致造成行为失范和心灵扭曲。我们要坚持“向前看”而不是“向钱看”,比工作、学习,比勤俭节约,反对不合实际的铺张浪费。 特别是在社交方面,我们要参与健康的社交活动, 让自己在这些活动中广交朋友,接受锻炼,提高交际能力。 
(4)树立正确的学业观念 
  我们要正确地对待学业,是我们爱国主义基本的表达形式。对于每一个大学生来说,大学的学习时光是十分宝贵的。大家应该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到学习上,为未来的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而,由于当前多元异质道德文化的客观存在,使得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固定的、主导的道德价值判断标准很难成为可能,形成学生道德价值的“无中心化”局面,使传统道德教育所设定的“中心边缘”两极框架被消解,难以让学生接受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先进与落后、庸俗与高雅等界线的清晰界定。特别是,“学业无用论”的出现,这些情况在广东的地方性高校普遍存在。我们应抵制这些错误的思想,把学业学好,然后融入实际。 
(5)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学生道德价值的“无中心化”局面的出现,在爱情婚姻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在这种复杂的德育环境下,我们应该强化“三个坚持”努力提高道德教育效果。在道德上,坚持弘扬传统的优秀道德文化,和现代的先进道德价值观念相。正确处理学业与爱情,金钱与爱情,道德与爱情的关系。摒弃自由,性解放的伦理道德观,树立纯洁的婚姻爱情观。同时利用我们身边出现的有关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教育自己。通过我们的自省、自警,不断将学校倡导的主流道德文化内化为其内心信念和自觉行动,树立我们正确的爱情观。 
  

版权所有:太阳集团tyc官网入口 - 太阳集团官网登录入口 冀ICP备15011311号-1